陶瓷白胎是指什么?陶瓷表面釉質是怎么弄上去的?
日期: 2018-12-30 10:47:35
陶瓷白胎是燒過一次但還沒有上彩烤花的帶釉瓷器。
瓷器生產過程:
1:泥胎:是坯漿料經過注漿成型,或者坯漿料經過壓濾脫水、煉泥、滾壓成型,先做出瓷器的泥坯,經過100到200度的烘干、經手工修整后施釉。釉料是以釉漿形式使用,施釉有三種方式:噴、澆、浸,視器型而定;施釉之后需要再次烘干,烘干溫度一般80—120度。施完釉的坯體叫做釉胎。
2:白胎:釉胎進素燒窯1300度左右燒成,出窯的合格品就是白胎。白胎已經具備瓷器的使用功能,剩下的,就是進行貼花、上彩裝飾。需要說明的是:一些高檔瓷器是先在泥坯上就進行貼花、上彩,然后燒成,稱為釉下彩;或者施一層底釉之后再貼花上彩,然后再施面釉,稱為釉中彩。
3:白胎上的裝飾,傳統上是用成品花紙進行貼花,或繪畫。然后800—900度烤花,產出成品。個別高端產品還要再進行一次裝飾,像鎏金之類的手法,就是在瓷器局部手工搞一些很凸起的裝飾,最后以更低溫烤花溫度(500—600度)進行三度燒。
釉下彩是在干燥后的泥胎上繪畫(印花)后再施以面釉(透明釉或亞光釉)一次燒成的,因為必須要保證瓷胎燒結,所以最低的燒成溫度一般也在1200度左右。
面釉是分低溫高溫中溫的,選擇哪種面釉的主要因素是與瓷胎匹配。一般的炻器胎低溫一些,配低溫一點的釉,骨質瓷一般也要配低溫一點的釉,普通高白瓷則需要配高溫釉。,